在我的印象中,插畫以前只會出現在童書、幾米繪本或朵朵小語這類書籍或報紙副刊中,粉嫩的色調搭配短篇的文字,具有激勵志氣的作用,插畫家除非與出版社合作出繪本、圖文書,否則被視為是陪襯者。(在此必須先聲明,個人喜歡這類圖文書唷!)曾幾何時,插畫家/塗鴉藝術家漸漸成為主流,再也不是配角,我想可以歸納幾個原因:(一)社群網路的發達,一個「讚」的行為,FB的朋友群都可以看到這則貼文,增加被傳播的機會,有別於以往只能藉由出版書籍或在報章雜誌「露臉」的方式;(二)藉由具創意但又不複雜的圖像表達,大眾可以快速瞭解插畫家傳達的意思;(三)題材都是你我身邊的日常生活事,接受度高,更容易藉由作品打入人群中。綜合上述原因,插畫家逐漸嶄露頭角,隨處可以見到插畫家作品的身影,跨界合作予各種商品的行銷活動中,可以用「無孔不入」來形容吧。

 

  實不相瞞,我自己也訂閱很多插畫家的粉絲團,每天看到這些單篇的圖文,內心都有「原來他也跟我一樣有這種感受呀!」「這篇也太好笑了吧!」「貼切!」等等令人爽快的評語,這種暢快感事實上與炎熱的夏天來一瓶沁涼的飲料一樣消暑!但某天在讀雜誌文章時,我突然意識到我會呼嚕嚕的跳過一大段,因為覺得這些沒有劇情、毫無圖像的文字令人煩躁,讀過去有如踩在針山舉步艱難。當然這類現象,並不能完全歸究於插畫的盛行,早在資訊透過社群網站快速傳播時,就已經有徵兆。記得看過數支YOUTUBE的短片其說明會特別註明:「有誰還願意看超過5分鐘的影片?」現在影片不在3分鐘內表達完意義,可能就落入視窗右上角叉叉的下場,大量資訊充斥的現代,豢養出愈來愈沒有耐心去讀一篇文章的我們,大多人喜歡一目瞭然、一望即知的資訊,這的確會影響閱讀能力和耐性。

 

  前陣子在聯合新聞網看到郭強生老師如果文學很簡單,我們也不用這麼辛苦其中一篇文章學會了一些事,內文也提到學生閱讀能力下降的問題,新聞三不五時也播報國人一年閱讀的書籍才個位數字的報導,好像我們的閱讀量已經落到谷底了,每天書包裡揹的教科書或上班族的業務量早已壓垮我們,連一點點閱讀閒書的力氣都沒有。圖文的確為每天苦悶的生活帶來愉悅感,但仍然希望在愉悅感之後,大家都能保有一定的閱讀量,畢竟,閱讀長篇的文章,一來可以增廣見聞,二來是考驗毅力,三來也可以訓練自己歸納的能力,再來轉述所閱讀的文章可以讓我們訓練表達能力,不是嗎?

 

  插圖呈現以簡潔有力為主,如果能搭配中長篇的文字內容,我相信一定能發揮好的影響力。無名小站還存在時,我關注過一、二位插畫家,他除了插畫外還會搭配中等篇幅文字的內容,以現在的說法我是那位插畫家的粉絲,而他的粉絲人數還不少,這代表他具有影響力,若能發揮正向的影響力,我想多少都能藉此幫助閱讀或吸收新知的養成。期待一位插畫功力與文字併重的作家出現,若是有這麼幾位人物,一定要推薦給我唷!

 

10大網路最新爆紅插畫家(2014.08.25更新)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方書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